北京市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举办 “新媒体对诉讼的影响”研讨会
2016年4月16日下午,“新媒体对诉讼的影响”研讨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纳楼第三会议室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北京科技法学研究会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建豪律师事务所共同承办,主要围绕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诉讼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及如何应对的问题而展开。
本次会议由北京科技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周雷律师主持,北京科技法学研究会会长喻中教授、副会长吕廷君教授、副会长兼秘书长米新丽教授、常务理事《法学杂志》刘宇琼副编审、理事王德山副教授、孙宏臣老师、张娜老师、兰燕卓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外,与会者还包括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院长张世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周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屈向东法官、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田志刚律师、北京建豪律师事务所王克德律师。
会长喻中教授,进行了开篇演讲。在演讲中,喻教授提出当前媒体与诉讼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呈现出由单向到互动的趋势且这种新趋势应为大势所趋。而随着实名制的自媒体日益多元化、不断发展,其对司法所产生的影响不断增加,官媒对司法的影响则相对地被削弱了。但在此过程中,自媒体仍存在许多弊病、问题,如为博眼球而频出偏激言论、理性声音难捕捉等。因此,我们应在处理新媒体与司法的关系时遵守自律、公开、边界、责任的原则。
副会长吕廷君教授认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公开与公正、新媒体作为私权利的代表与司法作为公权力的象征、大数据时代与传统数据时代这三组关系我们应如何看待以及作何应对展开了论述。
副会长兼秘书长米新丽教授将新媒体对司法产生的影响形象地比作了双刃剑,并结合了具体案例加以说明。张世君教授则就诉讼受到的影响进一步地进行了说明并且提出了应对之策,并提议科技法学会可在这方面搜集相关资料、展开科学探讨及论证,为立法机关及相关行业协会提供制定规范的智力资源。
周雷律师、田志刚律师、王克德律师都根据各自丰富的实务经验,结合“新媒体对诉讼的影响”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其中,周雷律师提出了电子证据如何固定、技术标准与法律标准如何对接等问题,田志刚律师就律师执业过程中应如何具体防范进行了探讨。
此外的所有参会人员都结合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围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发表了看法。在研讨会的最后,喻中教授作了总结发言,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与会人员讨论热烈、收获很大,并且保留了影像资料,意义非凡;提出科技法学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超越二级学科、拓展科技法学会研究范围,充分发挥其智库的作用。
(供稿单位:北京市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