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追寻岁月记忆中的延安
——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青年英才”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个“三秦锁钥”之地,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七年前,在大学学习期间,作为法学社团的负责人,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生干部延安暑期培训班。6月2日至6月6日,同样是受益于“法学会”,虽然褪去了青春的岁月,但幸运的依然是与吾辈还可称为风华正茂的“青年英才”在一起,再次西行到延安,在市法学会的带领下,在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王家坪分院的具体组织下,接受了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收获和体会却是很多,具体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一是“真”与“实”。这个“真”与“实”是见证了红色的记忆。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经过华北平原、越过太行山脉、跨越了黄河,来到了陕北,“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从3日凌晨亲眼望到霓虹灯下的宝塔山,沿着延河旁的公路在夜色中行驶,一个真实的延安再次浮现在眼前。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智慧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出发点。这个“真”与“实”更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延安精神精髓之感悟。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看到了陈列着毛泽东同志1943年为中央党校的题词“实事求是”,这是中央党校以及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座右铭,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态度,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求真务实,要求我们求真理、讲真话、用真心,要求我们务实效、重实绩。求真务实,这个“真”核心在于事物的规律性,包括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和运用规律,这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基本前提和根本要求。求真务实,这个“实”是要求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
二是“公”与“私”。共产党人的“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延安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毛泽东同志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毛泽东同志还用“小人物”张思德来说理论理,什么叫为群众服务;老百姓的村子前面有条河,老百姓出出进进很不方便,我们帮他建个桥,这就是为他服务;“候家沟”妇女不生小孩是因为水质有问题怀不上孕,我们帮他改造水质让山沟里飘出飞出婴儿的哭声,这就是为他服务等等。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共产党人的“私”,就是乐于奉献和甘于牺牲自己的利益。《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的父子情》现场教学让学员们颇受感动,为了革命事业,毛泽东对他的子女亏欠太多,儿子毛岸英从小就吃百家饭,8岁就被关进监狱,还在街头流过浪,从苏联学习参军回国后,又到乡村劳动、工厂工作,最后牺牲在了朝鲜战争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敬爱的周总理更是惊人之无有六。死不留灰,他与邓颖超约定死后不留骨灰,要灰入大地,说这样可以肥田;生而无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轮到总理确偏偏无后,他以倾国之权坚守平民之德;官而不显,总理有权不私,有名不显,两袖清风;党而无私,总理立党为公,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劳而无怨,总理是中国革命第一受苦人;去不留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就无我,我复何言哉。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如果说毛泽东、周恩来是我们党的领导人的无私,《延安保育院》上演的那位院长、那位母亲,在战事告急需要转移时,为了带走烈士的遗孤,忍痛将自己的女儿小红霞留给老乡,在渡河中,为了救落水的孩子宏远永远地消失在汹涌的河水中,这难道不是无数共产党人无私的化身吗?
三是“苦”与“乐”。延安的“苦”是物质生活的苦。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面临严峻形势和险恶环境挑战的特殊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极端困难,日寇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疯狂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进行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包围,根据地又遇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边区财政经济面临严重的困难,广大干部群众物质匮乏,缺衣少吃,生活极为艰苦。延安的“乐”是精神生活的乐。面对艰难困苦,中国共产党人则是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去直面,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在杨家岭亲自开荒种地,周恩来、任弼时等则成了纺线能手,359旅在南泥湾屯垦,更是把一个昔日没有人烟的荒滩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在延安,我们党还积极发展教育、文化等事业,创办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30多所大中专院校;没有宿舍,教员带领学员们自己挖窑洞,没有教室,教员组织学员们在露天上课,为此毛泽东高度评价“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毛泽东还亲自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文艺创作和表演得到了创新,每周六党政机关还举办舞会,跳“交际舞”,大家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人以苦为乐、志存高远、胸怀宽广,林伯渠的座右铭是“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如果说抗战时期的苦和乐是一个时间的维度,那么在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时居住的窑洞、生活的环境,青年时代的他克服困难、勇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积极为群众服务的壮举,同样是“苦”与“乐”,也许让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能够从梁家河村的党支部书记成为我们党的总书记这个问题有了一些的答案。
四是“知”与“行”。知要“真知”。延安时期,我们党开展了整风运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和党的有关文件,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提高认识,分清是非,增进团结的目的,提高了全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为延安精神由“自发”走向“自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共产党人特有的创新精神,开创性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作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写入了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我们要坚持不懈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学出对党忠诚、学出坚定信念、学出责任担当、学出能力水平,确保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行要“真行”。“真行”是真正地付诸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要求党员干部既要加强理论学习,走在前列;又要结合实践,干在实处。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对于我们北京市“百名法学青年英才”学员来说,要始终把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最高原则,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开展好法学研究、法学交流、法治实践和法律服务,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市委政法委 风险评估处 李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