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法律专家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问题
2013年4月2日,北京市法学会应用法学研究中心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国谊宾馆召开了“《非遗法》及相关法律问题解读培训座谈会”。中国人民 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云霞、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飞、北京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千容、北京市法学会社会 工作部主任雷建权、北京市应用法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白贵秀,以及10余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云霞老师,向各位传承人简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介绍了传承人拥有的权利和 责任、解答了相关法律问题。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飞对能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法》、《合同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了梳理。
面对各位传承人提出的实际问题,专家学者一一进行解答,与传承人进行了交流讨论。尽管在实际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大家一致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基础性工作进入了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发展阶段,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继承和弘 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北京市应用法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白贵秀表示,法学研究中心将与其他单位一起尽力为传承人提供法律服务,包括整合现有的首都法学法律高级人才库以进行更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法律实践。
本次座谈会是《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服务》项目内容之一,也是市法学会“法律服务基层”公益行活动内容之一。该项目是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 室2012年组织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公益类法律服务项目,由北京市法学会下属事业单位——北京市应用法学研究中心申报并实施。项目的主要宗旨是,为 首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服务;为政府有关非遗保护部门提供法律支持。同时,项目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宣传,提高了 首都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北京市应用法学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