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通知公告

2025年北京市法学会购买公益法律服务项目申报指南

  •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3日
  • 【字体:
  • 当前阅读量:

  为提高市法学会系统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提升法律服务供给质效,2025年北京市法学会将继续开展购买公益法律服务工作。项目申报有关事宜如下:

  一、申报时间

  2025年4月16日前。

  二、项目主题

  经报请市法学会党组会、会长办公会审议同意,今年的购买公益法律服务项目将按照“市级主题、区级主题”两个层次、确定主题22个,其中市级主题12个(平台机制建设类3个、法律实务类9个)、区级主题10个。

  (一)市级项目主题(12个)

  1.平台机制建设类(3个)

  (1)积极构建法治宣传新平台、探索新模式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围绕“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和实践成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树立树牢法治自信”,研究探索丰富拓展法治宣传的方法路径。

  (2)基层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管理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健全基层服务站点分级管理、模式拓展、工作联动、融合互助、效能评估等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符合首都实际的《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

  (3)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通过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研究探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方法路径和工作机制。

  2.法律实务类(9个)

  (1)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就养老服务、赡养、涉老继承、居住权益保护、消费欺诈、涉老机构的服务合同、侵权纠纷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2)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就追索抚养费救助、抚养权变更纠纷、未成年寻衅滋事、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3)消费者权益保护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就网络消费、预付式消费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在线旅游预定服务、在线租赁、网络食品安全、格式条款效力、教育培训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4)劳动争议化解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就劳务合同纠纷、重大集体劳动纠纷化解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5)房地产纠纷化解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就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房地产买卖、开发商虚假宣传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6)营商环境保护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就保护知识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实践破产法律制度、优化破产制度运行、企业救治和债权人利益保护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7)保险行业法律规制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就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领域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8)物权法法律适用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就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担保物权以及物业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9)城市更新工作法治保障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就首都城市更新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参与有关矛盾纠纷化解。

  (二)区级项目主题(10个)

  1.涉电信诈骗法律问题(西城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通过参与具体案件办理并提供法律咨询,协助研究明确电信诈骗犯罪构成要件、主观故意认定、既遂与未遂标准、共犯认定、电子证据收集与认定、与其他相关犯罪的界限及法律适用(如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掩饰掩瞒犯罪所得及收益罪、洗钱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等),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管辖权等法律适用问题。

  2.加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朝阳区、密云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指导帮助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完善体制机制、为疑难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开展多元解纷队伍培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3.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丰台区、延庆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指导帮助各行政村有效发挥“法治副村长”作用,分析乡村治理突出问题形成原因,破解乡村自治与法治衔接、传统文化与法治理念、法律供给与需求错位冲突难题,提升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4.涉农村地区宅基地、违法占地与违规建设法律问题(顺义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通过参与具体案件办理并提供法律咨询,协助研究解决农村地区宅基地权属不清、宅基地闲置与浪费、继承与分户、违法占地与违规建设等问题。

  5.潞城镇“村居融合”基层治理法治保障问题(通州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为潞城镇北部17个拆迁村在社区管理、物业管理、撤村建居、集体资产处置等方面提供法治引导,尽快实现“村——居”顺利转化。

  6.助力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标准体系(通州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会同区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深化细化《北京城市副中心条例》草案相关规定,探索建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立完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

  7.治理建筑行业关系挂靠乱象问题(大兴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针对建筑行业领域普遍存在违规借用施工资质、违规挂靠等乱象,研究论证此类情况是否构成事实挂靠关系,指导帮助研究解决乱象问题的对策方法。

  8.长城刻字治理法律问题(延庆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针对长城刻字问题时有发生、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处罚较轻、难以达到震慑作用的问题,指导帮助和探索建立加大惩处力度、强化法治保障的方法路径。

  9.低空安全法律问题(延庆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围绕法治保障北京市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指导帮助建立健全各类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运行规则、标准及相关监管措施,推动低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0.生态保护法律问题(延庆区)

  项目工作方向和重点:聚焦水源、林地、土壤等问题,指导帮助探索形成法治护航生态保护的新路径。

  三、申报主体

  项目申报主体为具备以下条件的市法学会所属法学社团:

  1.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

  3.具有独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

  4.具备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设施、人员和专业能力;

  5.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6.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信用状况良好;

  7.法律、法规规定以及购买服务项目要求的其他条件。

  四、申报流程

  1.市法学会通过首都法学网(www.bjfxh.org.cn)发布《市法学会购买公益法律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申报指南(含申报表)。

  2.符合条件的法学社团对照《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结合自身专业专长,研提项目实施内容和具体措施,并填写《项目申报表》。

  3.申报项目法学社团将《项目申报表》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市法学会(邮箱地址:fxhshgb@163.com;邮件标题:XX研究会2025年公益法律项目申报材料)。

  4.市法学会将组织评审专家,对各法学社团申报项目进行综合评审,研提立项意见并报学会党组审议后,与承接项目法学社团签订协议并拨付首批项目资金。

  五、工作要求

  1.每个符合条件的法学社团本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2.申报项目的法学社团必须在市法学会发布的项目主题范围内遴选项目,凡自行设定项目主题、没有明确服务对象或服务指向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

  3.申报项目的法学社团不得将以下事项纳入服务内容:学术交流、学术研究类活动;应当由政府直接履职的事项;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货物和工程,以及将工程和服务打包的项目;融资行为;人员招(聘)用,以劳务派遣方式用工以及设置公益性岗位等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内容的事项。

  4.批准立项的市级项目、区级项目均由市法学会负责统筹把关、监督指导。其中,区级项目由相关区法学会配合参与项目实施工作。

  5.市级项目服务对象没有具体限制,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所属部门、各社区(村)、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民营企业等均可作为服务对象;区级服务对象限定为项目主题对应的区,具体服务对象由承接项目法学社团与相关区法学会具体协商确定。

  6.立项项目所需经费全部由市法学会给予保障,市级、区级项目经费无差异,最高均为5万元。同时,鼓励承接项目法学社团依法合规筹集资金,扩大项目规模和影响。凡可能涉及两个以上资金来源的项目,应在《项目申报表》相应部分注明。

  7.项目经费应专款专用、厉行节约、依规使用,不得用于提高项目工作人员待遇和改善自身办公条件的支出。

  8.申报项目法学社团请务必于4月16日前,将《项目申报表》提交市法学会。逾期视为放弃申报。

  附:北京市法学会2025年公益法律服务项目申报表

北京市法学会

2025年4月2日

  (联系人:王凌凌;联系电话:13581965743  55560757)

Copyright 版权所有:北京市法学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法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8059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