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举办
“涉外法治背景下的国内立法与法律实务”专题研讨会

  •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2日
  • 【字体:

  近日,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主办了“涉外法治背景下的国内立法与法律实务”专题研讨会。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逾两千名来自全国高校法学院的师生、实务界人士与现场嘉宾,一同探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与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于丽英致开幕辞。

  于丽英在致辞中指出,研究涉外法治,不能仅仅局限于域外法、外国法或国际法的范畴,更应包括国内法在内,必须坚持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统筹发展,努力加快形成一套系统完备、高效运行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认为法治斗争已经成为大国间博弈的重要方式,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利用本国立法来增强全球竞争力,是开展法治斗争的关键策略。研讨会上国家图书馆的专家学者还为与会嘉宾带来题为“如何利用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法律信息资源的检索与服务”的主题报告,向大家介绍了国家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数据库,可用于法律信息检索的网络资源,以及图书、期刊、报纸和缩微文献等馆藏资源,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国家图书馆法律信息资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强大功能。

  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副主任白云峰在闭幕致辞中进行了概括性总结。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以“涉外法治背景下的国内立法与法律实务”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多个维度的重要议题:一是关于大国立法的全球效应,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一国的立法活动已不仅仅是国内事务,其影响往往波及全球。作为国内立法者应具备国际视野,充分考虑立法行为可能产生的国际影响,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立法活动,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法治环境。二是关于人工智能时代下数据的力量,数据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资源,对于法律行业而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将极大地提升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为法律实务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关于跨国法律实务中的合作与挑战,应加强与国际法律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法律实务中的复杂问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法治秩序。四是关于法律信息资源检索与服务,他建议法律从业人员应加强对法律信息资源的熟悉与掌握,特别是充分了解图书馆馆藏与检索服务,更好的助力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律实务工作。通过此次研讨会的交流与碰撞,与会者不仅能够加深对涉外法治背景下国内立法与法律实务的理解,更能为法治建设的推进贡献智慧与力量。

(联络部编辑、供稿)

Copyright 版权所有:北京市法学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法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8059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2911